requestId:685187243349e2.21596675.
一份“月薪多少会让你在相应的城市生活不惶恐”的调查引发网友关注,该调查显示,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需9000元左右,而成都、大连等二线城市则在5000元上包養網下浮动。
早在唐朝就有“长安居大不易”的说法。当年的担忧有二,“包養米价方贵,居亦弗易”。1000多年过去,仍是一语成谶:CPI不淡定,楼市包養调而不控。皮尤世界民情包養網项目上周公布了一项关于包養網中国人观点的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人最担心的问题包括物价上涨、腐败问题和贫富差距等。尽管与4年前相比,担心物价上涨的人降低了12%,但“物价上涨”仍以60%的比率雄居公众忧虑的“大问题”榜榜首。
大城市居之惶恐,主要是缺乏稳定的生活预期与心理认同。这离不开三个因包養網素:
一是城乡二元结构下,城包養市形成事实上的“福利洼地”,无论是教包養網育、医疗等软件,抑或公共设施等硬件,农村与城市包養有着巨大差距。只要这种差距存在,那么,包養不管公共政策如何转身,城市必然是一个充满竞争和风险的“包養高地”。因此,数年前的“逃离北上广”,才会在转瞬之包養網间,因“重返”包養網而姿势暧昧。只要城市优势(譬如户口福利等)不能消包養弭或剥离,公平、有序的契约精神不能普遍适用于各地区、各领域——再多的薪水,包養也难以慰藉生存压力之上的惶惑感。包養
二是收入分配改革迟滞,导致城市普通劳动者在收入包養上产生疏离感。资源向城市集中,马路宽阔,楼宇高耸,个人生活空间却渐次逼仄,消费能力赶不上城市升级的步子。《2011中国薪酬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包養網居民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升反降。在既有分配方式下,市场框架构建后,内容要包養素却未能合理归位,土地、利率、劳动力及煤电油运等要素价格过于行政化,最坏的结果就是穷补富、劳补资、落后倒贴发达,既不效率也无公平。这种状况下,居民在农村包養可能不会有太直接的切肤之痛,而在优势积聚的城市,就会在比对之下,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失衡感。
三是价格体系与保障体系在某些层面的双重失灵。这些天,有关房价许涨不许跌的新闻,主包養網角已经从“不理性业主”转化为地方部门,譬如江苏无锡太湖新城“金融第一街”最南端的无锡嘉业国际城推出“包養限时特惠”活动,单价从1.6万元大跳水至6900元,低调降价还包養網是惹得政府“很恼火”;资源能源价格改革只打雷不下包養網雨……保障层面的纠结,当然不在于不作为,而在于“如何作为”。譬如欲说还休的养老金缺口,已从试探到抛头露面,今后是“弹性退休”还是“收费加码”?支出预包養網期不可期,包養即便9000元月薪,恐怕心里也不会特别“有底”吧?
人生的长短深浅,当然不是只有物包養網质才能度量。在城市里舒展一份不惶恐的人生,就像流行语“你幸福吗”的发问,千人千面,万人万语。由高蹈回归凡尘、由蓝天回归炊烟,思考大俗大怯的生活,谁能说这不是另一种进步呢?好在,这已经是包養一个越来越“既患寡也患不均”的年代,同时又是一个在纠结包養網着梳理“民强”与“国富”关系的年代。无论城市乡野,在免于饥寒与恐惧之后,追求一份不惶恐的人生,包養網也算是社会奔向未来的动能。(邓海建)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