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不教课也得去扶贫?一位乡S包養村教师的困惑_中国扶贫在线_国家扶贫门户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556bcb47b552.80118339.

编者按:在脱贫攻坚战中,不少地方出现了老师的包養身影。特别是一些乡村教师也被政府部包養網门安排参与扶贫工作,有的甚至不上课也得去扶贫。大家对此议论纷纷。下面这篇文章,是一名乡村教师的来信,很有代表性。乡村教包養網师到底该不该扶贫包養網,应该如何参与扶贫,请大家来包養網谈一谈。

包養網

我是安徽某市郊区农村乡镇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2017年之前,我们参与扶贫的方式是要求学校落实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减包養網免政策。但从2017年三四月份开始,上级就要求农村教师参与扶贫,就是与学校所在村的贫困户一对一进行结对扶贫。包養

主要任务是每月到贫困户家里进行走访,宣传扶贫政策包養,让贫困户知道他们所包養享受的政策,同时要关注他们的政策有没有落实到位。

到了2017年10月份以后,扶贫任务加重,要求教师定期到贫困户家包養中走访,还要做到教会贫困户记住所有资助政策,以免上级来检查时贫困户答不上来,同时要求包户老师,即使学校的课不上也要完成任务。

同事聊天时讲到一个让老师们感到痛心的事情:上级检查组到附近一个区检查时,一位教师包養害怕所包的贫困户在检包養網查时出差错,就冒充贫困户家人回答检查人员的问话,结果被检查组发现,老师受到了处分。

2018年五一假期,区教育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农村教师牺牲假期,每一位教师到学校所在村每户家中全面排查贫困户脱贫情况,排查有无漏报的,有无适龄儿童辍学的等。

想法是好的,但是我们实际下村时却遇到种种麻烦,首先是乡亲们不相信我们(教包養师是招考进来的,大多不是本村人),认为我们是骗子什么的,老师们不得已只好找认识的学生带路。

最害怕的是,现在白天农村家里大多没人,等到他们下地干活或打工下班回来,走访不几户天就黑了,再敲门就没人给开门了,同时还要提防狗。

包養網

三天假期中总算磕磕绊绊完成任务。过了没几天包養網,市教育局又下来通知,重新排查,排查辍学年龄为3~22周岁(原本区要求的是3~17周岁)。还好有前期工作,利用课余包養时间完成了此项工作。

2018年5包養月以后扶贫任务比以前更重了。在老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上级又从农村教师队伍中抽调一部分教师,到各个村帮助扶贫。这部分教师要包養網与学校脱钩,吃住在村。

同时要求城区中小学教师也要行动起来,下乡扶贫,利用周末到贫困户家中帮助扫扫地、洗洗衣服等。

进入8月份以后,城区教师与农村教师一样了,要与农村教师共同结对包户扶贫。工作主要还是宣传政策,假期中是每周一次包養,开学后是每月一次走访。

经过两年的扶贫工作,我们作为教师感到有些困惑:

一、 包養網我们教师包養是教书育人的,可以进行教育扶贫,但我们的阵地是在学校教室里,是在三尺讲台上。可以去宣传政策,但是相同的国家政策不需要每月、每周去宣传吧。特别是上级来检查时,课可以不上,但是不能不去扶贫,这样的做法是否过分?

二、 国家扶贫的目的是让贫困户脱贫,但是我们作为只会教书包養的教书匠,能给贫困户带去什么呢?

包養網带不去资金,带不去项目,带不去技术……有时还给教师自己搞得很尴尬,因为有些贫困户家庭条件要比我们教师好(有汽车有楼房的)。次数去多了,贫困户家里还烦,现在基本是聊不了几句,他们就显得不耐烦了。

三、 为什么参与扶贫的教师大多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包養特别是农村教师?

四、 如包養網果上级检查出了什么问题,处理人时,贫困户的结对教师是跑不掉的。可是贫困户反映的问包養题,我们教师也解包養網决不了。

像我包的贫困户(是腿部残疾坐轮椅)反映门口路不好,确实从他们家到村里的主路(40米左右)是坑坑洼洼的砖渣路,一到下雨就无法出门。这个问题我和学校负责人反映了,他们也反馈到村里了,但是半年过去了,路还是没修好。

五、 快两年了,贫困户家庭情况感觉还是那样,基本变化包養不是太大。但是听村里干部讲都快脱贫了,应该是扶贫手册上的数据脱贫吧。

这个老师反映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近日,半月谈发布文章《一位扶贫干包養網部的心里话》后,也有很多参与过扶贫工作的教师在留言里表达了他们的苦衷:

  

 

TC: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